筆者 Angela 營養師

前言
葉黃素(Lutein)作為一種重要的類胡蘿蔔素,長期以來主要因其對眼睛健康的幫助而廣為人知。然而,近年的研究顯示,除了眼部保健以外葉黃素在腦部健康中也扮演著關鍵角色,尤其是在兒童腦部發育與年長者認知功能維持方面的潛在影響越來越受到重視。本文將探討葉黃素對不同族群認知功能的好處,並深入分析其攝取的重要性。
葉黃素在腦部的分布與特性
葉黃素與玉米黃素(Zeaxanthin)這兩種類胡蘿蔔素可選擇性地累積於眼睛的黃斑部及大腦的多個區域,包括額葉、顳葉、海馬迴、視覺皮質及小腦等。研究發現,即使葉黃素在血漿中只佔類胡蘿蔔素的一小部分(約 10-20%),在腦部的濃度比例卻異常高(可達 60% 以上),顯示其具有高度神經選擇性吸收與重要的生理功能。此外,黃斑色素密度(MPOD)可作為葉黃素在腦部濃度的間接指標,常用於研究其與認知功能的相關性。
兒童:葉黃素對腦部發育與認知功能的潛在益處
兒童的大腦處於高度可塑性的發展期,此時營養介入更具有關鍵意義。多項研究指出,黃斑色素密度(MPOD)越高的兒童,其在語文能力、執行功能與學業成就上普遍表現更佳。
在一項人體臨床實驗中,針對 60 位年齡介於 5 至 12 歲的兒童,每天攝取含有 10mg 葉黃素 + 2mg 玉米黃素的軟糖,持續 6 個月來探討葉黃素(Lutein)和玉米黃質(Zeaxanthin)對於學齡兒童在視覺及認知功能上的影響。
實驗結果顯示受試兒童在補充後,其黃斑色素光密度(MPOD)與血清中葉黃素與玉米黃素濃度均明顯上升,證明補充劑具良好的生物可利用性。認知表現方面,包括注意力、專注力、情節記憶、視空間記憶與處理速度等測項在補充組皆優於安慰劑組,特別是在第 90 天與第 180 天時表現顯著提升。此外,補充組的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濃度也隨時間提升,顯示可能促進神經健康。視覺處理速度提升與眼睛疲勞感下降亦在補充組中觀察到。整體而言,補充劑安全性良好,未出現相關嚴重不良事件,顯示此補充策略對兒童具有潛在的視覺與認知發展益處。
銀髮族:延緩認知退化與大腦功能保護
銀髮族在面對自然老化過程中,大腦結構與功能逐漸衰退,特別是記憶力、注意力、學習與執行功能的下降,因此「腦部營養」成為保健的重要一環。除了常見的 DHA 及磷脂醯絲胺酸以外,葉黃素也是目前被科學實證具有延緩老化相關認知退化的關鍵營養素之一。
在一項人體臨床實驗中,針對 44 位 65 歲以上的健康成人,每天補充 10mg 葉黃素 + 2mg 玉米黃素,持續 12 個月來探討葉黃素(Lutein)和玉米黃質(Zeaxanthin)是否能改善年長者的腦部功能。
實驗結果顯示有補充葉黃素及玉米黃素的年長者其 MPOD(黃斑色素密度)有顯著提升,代表葉黃素及玉米黃素能有效的累積於視網膜。且補充組在多項認知任務中顯示出不同區域的腦部活化增加(例如額葉與頂葉),顯示這些營養素可能改善神經效率。證明葉黃素及與玉米黃素的補充對於年長者的腦部認知功能有一定的幫助。
飲食攝取與補充策略
由於葉黃素及玉米黃素無法由人體自行合成,必須經由飲食攝取,這兩種重要的類胡蘿蔔素主要存在於深綠色葉菜(如菠菜、羽衣甘藍)與黃色蔬果中,但現代人飲食普遍精緻化,蔬果攝取不足,使得多數人每日葉黃素與玉米黃素攝取量遠低於維持視覺與認知健康所需的建議值,葉黃素與玉米黃素的攝取不足已成為現代人潛在的健康風險因素。
這種長期微量營養素不足的情況,可能會加速銀髮族的視力退化與認知功能衰退,進一步增加失能與失智人口比例,加重醫療體系的負擔。同時,兒童與青少年若長期攝取不足,也可能影響視覺發展、學習表現與注意力穩定度,對教育與發展造成潛在影響。因此,應積極透過營養教育、政策倡導與飲食環境改善,提升國人對葉黃素與玉米黃素的認識與攝取意識。並鼓勵高風險族群(如兒童與年長者)適當補充膳食補充劑。
結語
綜合現有研究,葉黃素不僅是視力健康的重要營養素,更對認知功能具有多重的正向效益。對年長者而言,葉黃素具備抗氧化與抗發炎特性,能保護神經細胞、延緩認知退化。而在兒童成長階段,葉黃素有助於大腦發育,促進注意力與增強學業成就表現,是支持腦部發展的基礎營養。無論在成長及老化的階段,葉黃素皆展現出促進大腦健康的益處,成為重要的全齡腦部保健基礎營養素。未來更應強化大眾營養知識,使其發揮最大價值。
【參考文獻】
- Lindbergh et al. J Int Neuropsychol Soc. 2017;23(11):1–14.
- Loskutova et al. HRB Open Res. 2019;2:24.
- Johnson EJ. Nutr Rev. 2014;72(9):605–612.
- Hammond et al. Nutr Neurosci. 2023; doi:10.1080/1028415X.2023.2175014.